对于个人用户,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 Internet 的快速普及,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交流信息的频率越来越高。近几年电子商务、电子政务和移动支付等模式的兴起,方便了生活的同时,也导致大量敏感和机密信息在网上被传递,如公司合同、商业订单、手机APP支付账号密码、银行账号密码等。由于这些信息对于接收者以外的第三方有严格保密的需求,因此信息传播和使用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。
对于企业网络,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每个企业中存在大量的网络设备,对于这些网络设备的保护至关重要。如果非法用户通过获取管理员权限入侵企业网络设备,进行非法操作,有可能导致敏感信息泄露,甚至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。
与此同时,计算机与信息犯罪在近年正在呈现出上升的趋势,攻击手段日趋复杂,且导致越来越大的经济损失,促使所有用户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。
故有必要对进入应用程序、服务、网络设备系统的人员进行认证,最常见而简单的访问控制方法是通过2FA身份认证方式确认用户的真实性,提高用户账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
常见的身份认证因子分类有:
如果两个身份认证方式为一种身份认证因子类型,此认证方式为单因子认证,而不是双因子认证。例如用户密码+安全问题验证、身份证+短信验证码等,均为单因子认证。
双因子认证必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认证因子,来实现用户身份认证。
按照两种不同身份认证因子类型组合,常见的2FA认证典型场景举例如下所示:
用户登录应用程序、服务、网络设备系统时,2FA认证流程原理都相同。下面以应用程序的2FA认证流程为例:
LikeData筛号系统,账号全面支持2fa登录验证,用户可以在系统后台用户中心,找到“二次验证”设置页面,根据提示即可完成账户2fa设置。
2FA与MFA的区别如下表所示。
表1-1 2FA与MFA的区别
参数项 | 2FA与MFA的区别 |
---|---|
认证因子个数 | 2FA≤MFA,2FA需要两种不同类型的认证因子,MFA需要两种及以上不同类型的认证因子。 |
安全性 | 2FA<MFA,MFA要求用户提交更多类型的认证因子,提高用户账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 |
用户数量 | 2FA≥MFA,2FA一般应用在大众日常工作、生活中,三种及以上不同类型的认证因子的MFA一般应用在科研、军事等特殊行业人员中。 |
用户体验 | 2FA≥MFA,多一种类型认证因子,操作过程中就多一个认证步骤和等待时间,从而导致用户体验感下降。 |
安装、维护成本 | 2FA≤MFA,多一种类型认证因子就会相应增加网络设备、软件系统复杂程度、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。 |
保密信息级别 | 2FA≤MFA,三种及以上不同类型认证因子的MFA保护的是高精尖级别的科研、军事等机密、绝密信息和成果。 |
可参考上述2FA和MFA的区别,按实际使用场景和网络情况选择合适的用户身份验证方式,来确保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。